新聞資訊
News
如需要,請聯系我們
0871 —
11月26日,隨著最后一片T梁平穩吊裝到指定位置,由路橋市政直管二部承建的賓鶴高速五工區上營3號大橋全幅架設完成,取得了又一個階段性勝利,為全面實現年底通車目標打下基礎。
上營3號大橋位于五工區施工段標尾處,全長885.08米,為工區內最長的一座大橋,基礎及下部結構采用灌注樁基礎加圓柱墩結構,上部結構采用先簡支后結構連續預應力混凝土T形梁,全橋T梁架設共計295片。
01 聚焦節點目標 加速項目施工
自今年3月份移交上營3號大橋施工用地以來,五工區在面臨合同工期緊、施工節點任務重的情況下,以確保項目質量、安全可控為前提,全力沖刺節點目標。直管部班子牽頭整合各方資源,精心組建管理團隊、細化責任分工,建立上下聯動、橫向互補的任務分配管理結構,對各關鍵路徑,重點工作進行超前部署和謀劃。
項目部認真貫徹落實集團“四保一控一樹”管理細則,制定詳細的月、周、日計劃,嚴格按照計劃推進生產并根據現場施工進度實施動態調整。針對物資保供、人員配置、技術保障、安全質量管控等可能影響施工進度的重要因素,每周組織召開由重點工序、重要節點相關班組負責人員列席參加的施工生產推進會,并簽訂責任書,推動落實每項工作。各部門協同統一行動,集中調配資源,為橋梁施工掃清障礙。
02 聚焦關鍵路徑 提升施工質效
在上營3號大橋施工過程中,項目部緊扣基礎、橋臺、橋墩、T梁等關鍵工點倒排工期進行掛圖作戰,強化施工資源配置,投入了吊車8臺、各型號墩柱模板約120米、各型號系梁、蓋梁模板15套,高峰期施工作業人員100余人。并針對施工作業面從根本上優化工序、提升效率,形成多班組、多機械、模板協同作業,大大提高機械設備的周轉率,加速下部構造施工成型。針對工期緊、任務重的現狀,項目部在T梁預制過程中采取24小時不間斷施工措施,白天鋼筋綁扎,夜間進行澆筑,創造了28個預制臺座,月產梁112片的優異成績。
項目團隊按照“首件先行,樣板引路”的原則,以首片T梁的成功澆筑為基礎,不斷優化施工方案形成經驗樣板,從技術交底到鋼筋綁扎,從吊裝支模到混凝土澆筑,均由現場管理人員進行旁站監督,并對現場操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質量控制交底以及安全交底,從而保證施工安全、質量可控。項目部還通過組織勞動競賽、制定施工節點任務銷項獎勵制度,激勵作業班組保質保量完成施工任務。
03 聚焦重點環節 守住安全底線
大橋位于圍巖中風化比較密集的地質,其中橋位15顆樁基樁長大于27米,計劃采取人工挖孔施工工藝。同時,樁基孔位地面坡度較大,地勢較陡,極大的增加了施工難度。艱難的施工條件,不僅勞動強度大,也考驗著團隊間的默契,給安全管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為保障安全施工,項目部提前規劃,為施工作業人員詳細講解了人工挖孔樁標準化施工工藝和施工過程中各工序質量、安全控制措施。在作業范圍內嚴格進行安全防護,根據地質放坡開挖作業平臺,清除坡面松土浮石,施工時避免左右幅交叉作業,保證邊坡的穩定性和施工的安全性。在距離邊坡口1m處,采用防護鋼管進行防護,鋪設安全網,并懸掛安全警示標志,避免人員高處墜落等情況的發生。截止目前,工區設計樁基406棵已全部成孔。
04 聚焦團隊協作 形成強大合力
“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對于五工區項目管理團隊來說,無論是初入項目的萌新,還是經驗豐富的“老人”,對待工作上的問題都是以“一盤棋、一家人、一條心”的思想,直言不諱,切中要害,敢當“熱鍋上的螞蟻”,在施工過程中,大家放棄午休,午餐囫圇吞棗,與炎炎烈日并肩作戰,用汗水書寫了知難而進、迎難而上、攻堅克難、敬業擔當的拼搏精神。
五工區上營3號大橋梁板全幅架設貫通,極大地鼓舞了全體施工人員及管理人員的士氣,項目部將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決心一鼓作氣,持續凝聚大家決勝通車節點目標的強大合力,狠抓落實,嚴明責任,繼續扎實有效的開展各項工作。
張 衡 王莉芹 報道/文宗宏 攝影